题记:
自杀是违背本能的行为
死亡并不一定是苦难的终点
从死因上来讲,自杀和他杀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正文:
3000并不是个确数,仅代表很多,古时三者为众,现代社会发展了,所以用3000表示一下多的意思。其实写出3000种死法说难也难,凑数也绝对容易——只要精确到分子式,能致死的化合物也能凑够了,不过这么写也忒无聊了些。
本文尽量写得充实些,也欢迎他人发挥想象力补充,展示尽可能多样的自杀手段。正文内容中会有很多猜测,第一是资料并不好找,第二找资料太麻烦了,欢迎有识之士指正。
自杀的分类:从死因,完成死亡时间,痛苦程度,技术难度,依靠器具物品,成功率,死后形象等进行描述,并不绝对,互有交叉。下文中每提到一种手段,都会尽量从这几方面进行点评。评分标准:时间拖得越久痛苦越大得分越低,即死为★★★★★;操作手段越容易得分越高,人人都可实践为★★★★★;死后形象越安详得分越高,好像睡着了★★★★★,支离破碎☆。
1.上吊——这大概是最广为人知的一种自杀手段之一,旧时的房子不比现在,是有梁的——这个梁都是整根的原木,上面距房顶还有空隙,所以绕过一根绳子是很正常的——当然如果梁够粗藏个人也没什么不方便的——梁上君子就是这么来的——然后把绳子两端打结,把脑袋伸进绳套,再踢倒垫脚的小凳,只要保证死亡前没人发现抢救,就完成了整个自杀过程。该手段准备工作需要注意的有两点:第一绳子要够结实;第二就是绳套不要太长,避免踢倒垫脚物后双脚还未离地。对他人的要求就是如果当事人想死,就找个僻静地行使权力,如果是吓唬人,就要确保周围有人能及时发现并实施抢救行为——至少有能力第一时间把当事人从绳子上抱下来。现代社会找个有梁的房子很容易,不过都是钢筋混凝土的,梁和屋顶紧密结合,而且梁下面大多数情况下还是墙,所以在室内用这个方法并不容易,需要在室外解决,比如找一棵树,不过城市里能找个人烟稀少的地方并恰好有一颗适合上吊的树也是很有难度的事情——并不比在钢筋混凝土房梁上打洞穿绳子容易,甚至更难。另外,绳子也可以用裤带代替——当然效果并不太好,会延长死亡时间。
说到上吊的死因,首先需要了解一下颈部动脉的分类,有两种——颈动脉和在脊椎旁边被骨头保护着的椎动脉。上吊时脖子被绳索向斜上方吊起形成了角度,因此内外两种动脉同时堵死,向脑部的供血剎那间就停止了,人瞬间便失去意识,而这时,心脏还在努力跳动地把血液尽量输送到全身各处——除了头部。这里的结论就是由于缺氧,脑死亡的时间要比肉体死亡更早。
因为在上吊刚开始大脑就差不多在瞬间失去意识,所以身体就处于一种不受控制的状态,全身肌肉会发生痉挛,这里特别提到一下男性还会勃起射精——虽然是无意识的,而女性是否会在这种失去意识的情况下产生性快感由于无法简单的从阴道分泌物判断而无法说明。普遍的因肛门和尿道的括约肌由于失去控制还会导致大小便失禁,弄脏尸体,因此推荐当事人在上吊之前最好彻底解决一下个人卫生问题——男性最好还进行一次自慰。
如果上吊动作过猛,也可能是因为颈部神经受压迫造成心脏及呼吸骤停而死亡。
另外绳索选择上不推荐使用过细且结实的能发挥切割作用的线缆,因为很可能因为尸体自重而把头颅割掉。
人的脖颈是很脆弱的,其实并不需要全身的质量造成的压力就可以造成窒息,因此,上吊还有一些变通的方法,比如半身吊——依靠上半身的重量上吊。找一个能够有一定承重量且距地面有一定高度的地方就行,这样的位置房间里有很多——比如北方的暖气管,厨房和洗手间的水龙头,门把手,高背椅的椅背横架都是很适合的位置,然后找一根细绳,在脖颈上绕一二圈,再系在如前所挑选的位置,并确保当事人在采取坐、卧、躺、跪等姿势时绳子可以拉紧吊直,然后窒息直到生命结束。该方法方便易行,甚至有说法只要三十公分的高度就可以吊死。但由于绳索上拉的重力不够,可能会成倍的延长死亡过程,并由于大脑还有微量供血而体验到窒息感。
上吊的死亡时间并不好确定,短的可能1分钟不到,长的可能半个小时还在喘气,据说历史上还有无法吊死的案例——那是个死囚——后来被赦免了——不过这个故事我的印象是刊登在《故事大王》,真实性不予保证。但医学上确实有呼吸停止近一小时仍能抢救成功的案例,所以这个窒息时间很拼个人素质,但基本上当事人在十五分钟内都会死亡。另外就是传统的上吊方法由于大脑最先失去意识所以可是说是毫无痛苦的自杀方法。★★★★
古法上吊如前所述在如今并不容易,半身吊却不难,几乎随时随地都可进行。器具也很容易获得,诸如鞋带、丝袜,电线,丝质长裤、网线、晾衣绳等等等等,俯首皆是。而且最低只要一只手能灵活使用就可独立操作完成。★★★★
据传言吊死鬼是比较难看的,舌头会伸出来,眼球向外突出,但实际上并不明显,就尸体形象来说还是并不属于吓人或恶心人的范围内。被绳索把头颅割断的除外。★★★★
成功率,没有获得及时抢救的当事人几乎是100%死亡。
2.绞死——把绞死排在第二是为了与上吊区别开来,粗看这二者好像没却别,都是脖颈套根绳,脚下腿一蹬。但死因却大不相同,绞死的死因是急速下坠停止造成的颈部断裂,参考电影中战士扳住敌人头颅别断脖颈的画面,这二者的死因是一样的,颈椎及里面的神经都断了。我们可以简单的通过初中物理知识计算得知通过绞死自杀的人颈部会承受多大的拉力:假设当事人体重m=60kg,下落距离h=0.3m,在最低点0.1秒内速度减小到0,由重力加速度公式h=gt2/2得到下落时间t=0.25秒,最大速度v=gt=2.45米/秒,由动量公式mv=ft可得最后的拉力f=1470牛顿,换算成千克差不多是150kg,反正就是远超过正常人颈椎的承重极限——一般人的脑袋不会超过6kg,所以就“嘣“的一下断裂了。绞死与上吊的关键区别就是两腿一蹬后有一个较长的垂直下落距离,简单的做法是找根很长的绳子系在较高处。
死亡时间即时——也许大脑在颈椎断裂后还能短暂的残存意识,但也来不及感受什么痛感,更来不及抢救。★★★★☆
手段通用性较低,虽然与上吊相比只是多一点下落距离,但质的差别就是这样产生的,反正地方不好找,绳子也要够结实同时弹性差,不能随便凑合,不然很可能绳断人落地。★★★
死亡形象一般吧,估计脑袋摆不正?因为脖子断了嘛。★★★★
成功率,采用这种方法只能在当事人没有做出自杀行为前阻止,因为根本没机会抢救。100%
3.自缢——这个应该算一个自杀手段大类,上吊就属于自缢的一种,只要主动手段终止呼吸的自杀方法其实都可以归为自缢。说到这里玩个测试吧,用双手的中指和食指按压颈动脉,可以感到很憋闷,如果你一直不松手,也不可能掐死自己,只是会短暂的昏厥,然后大脑就不能控制手部而双手自动离开颈部,接着重新恢复头部的供血,这个过程中你的呼吸一直是正常的,甚至因为头部感觉缺氧还会加大呼吸的力度,但无论如何只要手指仍然按压动脉,大脑缺氧的感觉就不会消失,这种窒息感和喘不上气的窒息感有很大不同,痛苦相对来说小得多。不过依靠此种窒息方式自杀很困难,需要特别的工具才能保证持续压迫颈动脉而不隔断气管。
还是回到自缢上来,一个简单的应用方式就是使用丝袜、鞋带、电话线之类的细绳用力在脖颈上面缠绕两圈,再打个死结,接着就是等死了,打结的过程要迅速准确,一气呵成,拖拖拉拉很可能导致肌体供氧不足而无力做完整个动作,为了提高寻死的勇气,建议先喝个半醉,也让等死的过程不那么痛苦,不过不能喝醉,因为完全喝醉的人对身体的控制力大减,感觉迟钝,灵活性也降到最低,很难按要求完成打结工作。
还可以借助其他的器具,也很常见,比如密封良好的塑料袋,面巾纸等,塑料袋的用法很容易想到,就是把脑袋套进去,下端再系紧封口就是了,也就是两三口的呼吸就会把袋内的氧气耗尽,身体得不到氧气补充自然慢慢就憋死了。其实鄙人考虑弹性超好的避孕套也可以充当塑料袋的功能,不过用避孕套套住头部的难度未免太大了点,毕竟小棒棒和脑袋的直径与光滑度根本不在一个等级上,当然如果真套进去了,避孕套与面部间也是严丝合缝,外观上比套个塑料袋子美型多了。下面说说面巾纸的使用方法,把纸巾展开平铺,数张叠在一起,再打湿之后敷于面部,就像女性朋友敷面膜一样,其实如果用面膜纸最好了,可惜的是容易买到的面膜纸鼻子和口部都是开口的而不得不舍弃,为保险起见,纸巾的张数最好在十张以上,如果当事人肺活量够大可以酌情增加。这样就很难靠呼气的力量冲开纸巾的屏蔽。需要注意的是不管使用塑料袋还是避孕套、面巾纸或者其他物品,都要保证质量靠得住,塑料袋要密封良好,避孕套要弹力十足有极高的抗拉伸性能,而面巾纸则需要够结实够柔软有韧性,不能沾水就碎,所以在采购这些物品的时候有个建议——选择单价最贵的,也许最好的不一定最贵,但便宜肯定没好货,尤其远离假冒伪劣和山寨产品。再提供两个常见的自缢道具吧——保鲜膜,超市同样有售;还有真空袋——最好是自动抽气的那种,这个相对来说是最不容易买到的,但仍属于大众消费品,不会买不到。使用方法自己想。
自缢的死因相对上吊来说就是比较单纯的窒息了,全身各个部位缺氧是同时进行的,如果使用绳索缠绕颈部的方式大脑的缺氧会更严重些,而且由于这种情况不压迫颈椎动脉会造成面部充血,在尸体的外观特征上就会有淤血和毛细血管出血的症状。
死亡时间约十数分钟,在窒息感中慢慢走向死亡。★★★
方法易用性★★★★,工具简便易寻,唯一需要考虑的是自制力,当事人自制力不高的可以考虑用绳子打结——而且是死结,这样就算后悔大概也没充足时间解开绳套,自制力强的就可以尝试保鲜膜、塑料袋、面巾纸一类的物品,一定要控制住在失去意识前不能用手把这些东西捅开或者撕破,只要轻轻的用一点力之前的努力就白费了,也许当事人就要把同样的痛苦承受两遍甚至更多。
死亡形象★★★★,自制力强的尸体就像是睡着了,不过如果发生过挣扎,那么面部就比较扭曲,身体的姿势也会很难看,但总不会超出人类主观能动性的极限。
成功率,也许比上吊略低,但只要准备完备,还是可以算作100%的。
2009年5月12日星期二
订阅:
博文 (Atom)